form 《so_black》看板
一、1969年,Ragnar Anton Kittil Frisch(1895~1973)
得主:弗利希,R.A.K.
祖籍:挪威
身家經歷:他首創計量經濟學一詞,並為計量經濟學學會的創始人,曾任「計量經濟學(Ec
onometric)」雜誌總編輯達21年之久。他因把大型計量經濟學的模式應用於經濟計劃和
有關的國民所得會計中而享有盛名,並獲得首座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想利用這種方式來解
決一個國家經濟計劃所產生的一些問題。他的典型代表作即是建構一個經濟模型來引導荷
蘭的雇主和工會進行工資磋商。
主要貢獻:
1.對統計理論也作出很多貢獻。
2.研究景氣循環上,指出資本景氣循環狀況。
3.提出測計邊際效用新方法,一方面依據統計測論,另一方面根據經濟理論,把它溶為一
體。
4.用完全迴體系作統計合流分析。
得獎貢獻:發展計量經濟學,數學經濟運用於經濟過程分析。
二、1969,Jan Tinbergen(1903~1995)
得主:丁伯根,J
祖籍:荷蘭
身家經歷:1936年他在國際聯盟之景氣循環研究所擔任高級研究員,到1945年才
被政府正式任命為統計局局長而大展抱負。他的專長是在應用與政策性上,特別將計量經
濟學廣用於總體經濟學模型分析。
主要貢獻:
1.發展計量經濟學模型。
2.發展經濟週期理論。
3.提出穩定經濟的方法。
4.始創總體動態計量模型及實證總體動態學。
5.為國家建立總體經濟模型,並誕生了計量總體模型。
得獎貢獻:發展計量經濟學模型。
三、1970,Paul Anthony Samuelson
得主:薩繆爾森,P.A.
祖籍:美國
身家經歷:他的動態理論及根據弗利希的基本學說發揚光大,成為現代理論經濟學的一大
特色。在1947年,美國克拉克經濟獎開始頒發,他就是第一位獲獎人。到1969年
諾貝爾經濟學獎開始頒發,他也是美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在1948年出版
的經濟學,銷售達1000萬冊以上,不僅被譯為40多國文字譯本,而且也使他成為百
萬富翁而遠播全球及20世紀晚期主流經濟學的代言人。
主要貢獻:
1.提出古典綜合理論體係,包括總體及個體經濟學。
2.運用數學原理解決經濟理論中的許多問題。
3.倡導以物理學為基礎來解釋現代經濟理論。
4.對西方經濟學的某些理論加以發展,主要有動態經濟學、顯示性偏好、生產理論、價格
等。
得獎貢獻:經濟科學分析。
四、1971,Simon Smith Kuznets(1901~1985)
得主:庫茲耐,S.
祖籍:蘇聯
身家經歷:1927年他進入國家經濟局服務,在此開創美國國民所得之研究和作較一般
性的經濟時間數列研究。1967年他率領美方學者團參加台灣經驗發展會議,對問題討
論極為深入,對大會所下的結論極為中肯。而後協助台大籌辦經濟研究所博士班,促進我
國經濟研究工作。
主要貢獻:
1.根據收集的統計數列,特別強調經濟成長的原因不在於傳統上所說
的勞工和資本的累積。
2.指出經濟成長率存在週期變數。
3.被稱為國民生產毛額之父及發展經濟學的創始人。
4.闡明動態經濟學真正的過程,並有經濟活動的”解剖學”之稱。
得獎貢獻:發展了用於計量國民經濟學收入的大小和變化的方法。
五、1972,Sir John Richard Hicks(1904~1989)
得主:希克斯,J.R.
祖籍:英國
身家經歷:他是位經濟學理論家,有人形容他是位天才家和發明家,專門研究理論和方法
,製造工具供別人應用。他特別將無異曲線理論重新加以整理,並予以發揚,更率先將此
理論運用作為分析福利理論的方式用以分析和比較經濟政策的優劣。1967年曾應中央
研究院的邀請來我國訪問兩週。
主要貢獻:
1.認為經濟力量並非單純反映循環趨勢,而是趨勢相互均衡。
2.提出積極力量相互取消時,才會達到經濟均衡,而非消極力量。
3.創立全面經濟均衡理論,打破新古典經濟學派宗師Marshall的局部均衡理論。
得獎貢獻:經濟均衡理論與福利理論。
六、1972,Kenneth Joseph Arrow
得主:亞羅,K.J.
祖籍:美國
身家經歷:因對福利經濟學和一般經濟學有深入研究,尤其他的「不可能理論(Impossibil
ity theory)」令人耳目一新,他的初等數學證明完全反映民意的代議政府是不可能有的。
他採取理論與實際並重,最大的成就就是把理論用於統計資料,經過分析而獲有利結論。
他是一位能製造工具,而又能使用工具的經濟學家,而他所使用的工具就是數學分析,集
合論及數學邏輯。他是現代數理經濟學的代表人物,尤其三卷巨著「數量經濟學手冊」,
可被稱為當代數理經濟學的百科全書。1957年獲得美國克拉克經濟獎。
主要貢獻:
1.提出不可能理論(Impossibility theory)。
2.對福利經濟學與一般經濟均衡理論傑出貢獻。
3.經濟學新境界的開拓者,並建立社會福利函數。
4.把福利經濟學應用到經濟政策的實際問題上。
得獎貢獻:福利經濟學與一般經濟均衡理論。
七、1973,Wassily Leontief
得主:李昂鐵夫,W.
祖籍:蘇聯
身家經歷:出身於俄羅斯,父親是St. Petersberg大學勞動經濟學教授,1927年在Ber
lin大學完成經濟學博士學位,並未返回蘇聯而在我國國民政府的南京任鐵道部顧問。19
31年到美國先進入國家經濟研究局工作,數月後再進入Harvard大學任教,長達40年。
他時常在美國及海外發表新穎經濟思想。1970年擔任美國經濟協會主席。
主要貢獻:
1.被稱為經濟學投入-產出之父。
2.提出每個產業部門購進或售出,相互依存關係的棋盤式均衡表。
3.建立投入─產出方法,有助於經濟問題的處理分析,此即Leontief體系。
得獎貢獻:發展投入─產出經濟分析方法。
八、1974,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1992)
得主:海耶克,F.A.V.
祖籍﹔奧地利
身家經歷:他在又年及青年時期潛心研究自然科學,到大學才對社會科學產生興趣。以保
守觀點和對凱因斯(Keynes)福利國家的批評而成名。本在Vienna大學攻讀法律與心理學
,而後改攻讀經濟學。他曾於1965年訪問台灣,是一位經濟自由主義者,也是位政治
民主主義者,不僅具有奧國學派的經濟學,而且也具有維也納的哲學思想,自稱為一位Old
Whig。
主要貢獻:
1.認為政府對自由市場的控制與干涉,不過是在防止通貨膨脹、
失業、衰退或不景氣之類經濟失調而採取先發制人的措施。
2.在經濟學中堅持經濟自由主義,而在政治上堅持民主主義。
3.主張自由競爭的經濟體制,及自然的和諧。
得獎貢獻:經濟、社會制度現象相互依賴分析。
九、1974,Gunnar Karl Myrdal(1898~1987)
得主:米爾岱爾,G.K.
祖籍:瑞典
身家經歷:他曾在聯合國擔任歐洲經濟委員會執行秘書,也在中東及東南亞等落後國家做
過調查研究。他指出由貧窮國家到世界繁榮之路,必須獨立策劃自己的經濟道路,而不能
一味模仿富裕國家。他的妻子Alva Myrdal 因提倡核武裁軍傑出貢獻於1982年獲得諾
貝爾和平獎。
主要貢獻:
1.對低度開發國家經濟和社會成長的革新觀念,使全世界對現存的經濟體系重做評估。
2.認為貧國與富國經濟發展並非向同一處集中,而是背道而馳;富國享有規模經濟而貧國\
被迫依賴初級產品,因此貧國愈貧。
3.經濟思想注重平等,締造和諧。
得獎貢獻:貨幣理論與經濟變動。
十、1975,Tjalling Charles Koopmans(1910~1985)
得主:庫普曼,T.C.
祖籍:荷蘭
身家經歷:他在1940年前往美國,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駐美英航運代表團工作
。這個職務是選擇運輸路線,把散佈美國各處一定數量的物資運送到英國指定地點,以使
運輸總成本降到最低。他證明了直接使用一種方程式系統可獲得理想結果,這種方程式系
統包括產地物料成本和利用不同路線運輸物料的成本。1946年入美國籍。
主要貢獻:
1.發展出「活動分析」理論,利用這種分配資源的合理方法,可以最低成本達到預定的經
濟目標。
2.研究影響國民所得多寡分配的長期因素及最適成長率的維持等經濟問題。
3.將線性規劃運用到經濟學上,使經濟分析之技巧和水準提昇。
得獎貢獻:經濟活動分析理論。
十一、1975,Leonid Vitalyevich Kantorovich(1912~1986)
得主:康多羅維奇,L.V.
祖籍:蘇聯
身家經歷:1939年他以數學方法來研究線性規劃問題,具體的訂出線性規劃之模型來
處理不同生產工具分配於相異的各種零件生產上,而得出最大生產量以改善企業組織。1
942年又提出運輸問題以線性規劃來解之,此即有名的運輸模型為現今運作研究中的主
要部分。它把線性規劃運用到經濟學上,使經濟分析的技巧和水準又向前邁進一大步,使
經濟理論內發展出一新部門,特稱之為活動分析。
主要貢獻:
1.首創利用線性規劃為經濟計劃工具。
2.用數學方法來顯示計劃經濟中決策的劃分,終將仰賴於一個價格相對資源缺乏而變動的
經濟體系。
3.提出「分解乘數(Resolving Multiplier)」的概念,相當於西方經濟學中「影子價格
(Shadow Price)」。
得獎貢獻:資源最佳分配原理。
十二、1976,Milton Friedman
得主:傅利曼,M.
祖籍:美國
身家經歷:出生於一個貧窮的猶太移民家庭。1933年獲得Chicago大學碩士學位,並進
入資源委員會工作。1941年轉到財政部賦稅研究署工作。1951年獲得美國克拉克
經濟獎。
主要貢獻:
1.貨主主義創始人及Chicago學派主要代表之一。
2.極端強調經濟生活中的個人自由強烈反對國家干預和政策決策人的個人專斷。
3.十分強調經濟科學得實證性質,對凱因斯(Keynes)理論。
4.在西方經濟學中較早引進人力資本這一概念。
5.在論述通貨膨脹問題時,提出「自然失業率」概念。
得獎貢獻:在消費分析及對貨幣史研究理論和證明穩定政策之複雜性成就。
十三、1977,Bertil Gotthard Ohlin (1899~1979)
得主:歐林,B.
祖籍:瑞典
身家經歷:15歲進入大學,在1919年正式獲得Stockholm商管學院經濟學學士學位。指導教
授Eli Heckscher使他對國際貿易產生濃厚興趣,於1992年寫一篇有關貿易原理的論文,深
受瑞典著名學者Gustav Cassel讚賞。1924年在Cassel教授指導下,以研究地區間的貿易問
題完成博士論文。
主要貢獻:
1.創造貿易動態學的現代理論。
2.以Knut Wicksell 理論為基礎,闡明總體經濟政策學說和需求總量的重要性
,為Keynes學派開先河。
3.北歐系列國家的著名經濟學者,真正表現了「學術獨立」的精神。
4.認為貿易均衡是由物品供需的相互依存關係所決定,並建立更一般化的國際貿易理論。
得獎貢獻:創建貿易動態學的現代理論。
十四、1977,James Edward Meade (1909~1995)
得主:米德,J.
祖籍:英國
身家經歷:他在Malver學院和Oriel學院接受教育,然後進入Oxford大學念到二年級時都不
接受古典經濟學,到後兩年才探討它,而且自修數學。1930年畢業後,被選進Cambridge大
學三一學院研究Keynes「貨幣論」。
主要貢獻:
1.融合Keynes和新古典學派論點,揭示各種不同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2.探討不同的貿易政策對經濟福利帶來的影響。
3.總體經濟學的創始人,國際貿易發展與經濟福利理論的先驅者。
4.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創建者。
得獎貢獻:國際貿易、金融理論與政策。
十五、1978,Herbert Alexander Simon
得主:西蒙,H.A.
祖籍:美國
身家經歷:1949年在Carnegie-Mellon大學開授管理學與心理學,後來也成為該校的計算機
科學和心理學教授。關於企業組織,它提出現代公司是具有適應性的體系,經營它的人是
一心能解決問題的決策家,並非一心牟利的企業家。為了深入了解問題的過程,進而研究
人類認為事物的過程和計算機模擬思維,促進了人工智能和認識心理學各領域的發展。
主要貢獻:
1.研究成果形成現代實業研究和經濟研究的方法論。
2.近代管理理論的創史人之一,行為科學的代表性學者。
3.提出「受限理性(Limit Rationality)」決策和「滿足利潤(satisfies Profit)」
的創見。
4.融合了若干學科,用以解釋人類的經濟行為。
得獎貢獻:企業管理與決策過程。
十六、1979,Theodore William Schultz
得主:舒爾茲,T.W.
祖籍:美國
身家經歷:1930年進入Iowa州立學院任教當時他就集中研究美國的農業問題,並於1945年
出一本「不穩定經濟農業」的書。他在多方面追尋觀念,不但跟其他經濟學家,也和社會
學家和人類學家保持密切聯繫。他的一生事業中,經常為關心政策所驅使,求知慾永存於
心。
主要貢獻:
1.確立農業的「人力資本(教育、才能、精力、意志)」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2.將古典經濟分析運用於貧困農業,提出人力資本可按一般意義的資本所常用的條件進行
研究,創造人力資本投資與收益的理論,並提出真正解決貧困問題的唯一辦法。
3.他是美國農業經濟學界領導人物,有「人力資本概念之父」稱呼。
得獎貢獻:人力資本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十七、1979,Sir Arthur Lewis(1915~1991)
得主:路易斯,A.
祖籍:英國
身家經歷:他是英國Manchester學派大師,也是Fabian社領導人物。其思想受Fabian社影
響極大。是一位溫和的社會改革家。他認為不論是先進國家或是後進國家,均應實行經濟
計畫;但須分析經濟計畫與計畫經濟的不同,前者是手段後者是制度。
主要貢獻:
1.對經濟開發的研究和建立貿易條件的新模型傑出成就。
2.主張實施經濟計劃,以矯正經濟上的放任主義(Laissez Faire)。
3.認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對外應採取輸出導向策略,對內應採取擴張市場策略。
4.認為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中,最弱的一環是農業,因此發展經濟學家應把重點至於這\
方面。
得獎貢獻:經濟發展策略。
十八、1980,Lawrence Robert Klein
得主:克萊恩,L.R.
祖籍:美國
身家經歷:1942年自California大學畢業,獲得文學士學位。隨後進入Massschusetts
理工學院與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Samuelson學習。曾出任國家經濟研究局
研究員、擔任經濟計量學會主席,美國文學及科學院院士。1959年獲得克拉克經濟獎
。
主要貢獻:
1.提出總體計量經濟學模型,運用於經濟波動及經濟策略的分析上。
2.提出一系列日益詳細、複雜的經濟活動模型。
得獎貢獻:建立經濟計量模型及發展計量經濟學。
十九、1981,James Tobin
得主:杜賓,J.
祖籍:美國
身家經歷:他是以投資組合理論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曾任職於美國戰時生產會的
物價管理委員會並曾任經濟研究評論編輯。1972年曾赴中國大陸訪問兩週,對中國大
陸的貧窮與落後留有極深刻的印象。他是西方經濟學家中最先應邀到中國大陸訪問,也是
最先揭示中國大陸經濟制度落伍,國民所得的低落與經濟的貧窮。1955年獲得美國克
拉克經濟獎。
主要貢獻:
1.他對投資組合選擇理論上貢獻很大,提供人們如何組合其資產的理論。在理解金融市場\
方面也有很大的實際意義。
2.提出「貨幣創造乘數理論」及「分隔定理」。
3.自從他的著述「像關切市民、政治動物及事業經濟學家一般撰寫論文」。並認為經濟學
的全部目的為「研究目的或將來供消費的財貨生產或服務」。
4.他是第一位以投資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得獎貢獻:投資組合選擇理論。
二十、1982,George Joseph Stigler
得主:史蒂格勒,G.J.
祖籍:美國
身家經歷:父親移至巴伐利亞,母親來至匈牙利,他是東歐移民的後裔。1931年自Was
hington大學畢業,獲得企業管理碩士學位。立即進入Northwestern大學,只念一年就獲得
企業管理碩士學位。1938年以「生產與分配的新古典主義的歷史」的論文而獲得經濟
博士學位。他在未獲得博士學位前(1936)就應舒爾茲,T.W.教授(1979年諾貝
爾經濟學獎得主)的邀請到Iowa大學當助理教授。1974年開始擔任「政治經濟」期刊
的主編。
主要貢獻:
1.對市場行為和政府調節效果的深刻而非正統的研究。
2.經濟思想史與資訊經濟學。
2.提出「貨幣創造乘數理論」及「分隔定理」。
3.自從他的著述「像關切市民、政治動物及事業經濟學家一般撰寫論文」。並認為經濟學
的全部目的為「研究目的或將來供消費的財貨生產或服務」。
4.他是第一位以投資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得獎貢獻:投資組合選擇理論。
二十、1982,George Joseph Stigler
得主:史蒂格勒,G.J.
祖籍:美國
身家經歷:父親移至巴伐利亞,母親來至匈牙利,他是東歐移民的後裔。1931年自Was
hington大學畢業,獲得企業管理碩士學位。立即進入Northwestern大學,只念一年就獲得
企業管理碩士學位。1938年以「生產與分配的新古典主義的歷史」的論文而獲得經濟
博士學位。他在未獲得博士學位前(1936)就應舒爾茲,T.W.教授(1979年諾貝
爾經濟學獎得主)的邀請到Iowa大學當助理教授。1974年開始擔任「政治經濟」期刊
的主編。
主要貢獻:
1.對市場行為和政府調節效果的深刻而非正統的研究。
2.經濟思想史與資訊經濟學。
2.提出「貨幣創造乘數理論」及「分隔定理」。
3.自從他的著述「像關切市民、政治動物及事業經濟學家一般撰寫論文」。並認為經濟學
的全部目的為「研究目的或將來供消費的財貨生產或服務」。
4.他是第一位以投資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得獎貢獻:投資組合選擇理論。
二十、1983,Gerard Debreu
得主:德布路,G.
祖籍:法國
身家經歷:1946年獲得Paris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50年在Chicago考爾斯經濟學研
究基金會工作,1955年隨基金會遷至Connecticut州New Haven的Yale大學。1962
年轉入California大學任教。1975年入美國籍。
主要貢獻:
1.提出經濟的價值理論。
2.發展影響均衡因素的分析方法。
3.供給和需求理論的數學實證。
得獎貢獻:經濟理論之數學實證。
二十一、1984,Sir(John)Richard(Nicholas)Stone(1913~1991)
得主:史東,R.
祖籍:英國
身家經歷:本在Cambridge大學攻讀法律,但在經濟學家Keynes的影響下,改念經濟學學士
學位,1938年獲得碩士學位。畢業後就進入應用經濟部門工作,到1945年重回Cam
bridge大學任教,直到退休。
主要貢獻:
1.有國民所得會計之父之稱。
2.發展一種可用於追查國家規模經濟活動的會計模式。
3.改進實證經濟分析的基礎。
得獎貢獻:發展一種可用於追查國家規模經濟活動的會計模式。
二十一、Franco Modigliani
得主:莫迪里安尼,F.
祖籍:義大利
身家經歷:最初進入Rome大學研究法律,1939年獲得Rome大學法理學博士學位後,就
逃離新法西斯主義的義大利前往美國。曾在「新社會研究學院」研究經濟,1944年獲
得經濟學博士學位。1946年入美國籍。
主要貢獻:
1.對個人儲蓄的分析,提出生命循環假說。此理論假定個人年輕時期工作積聚的財富乃是
備為老時使用,而非留給後代子孫。此有利於預估今後養老金給付計劃的得失。
2.金融市場研究,發現一個公司股票的市場價值,主要係依投資者預期今後該公司獲利情
況而定。
得獎貢獻:有關家庭儲蓄和金融市場的成長變遷及發展。
二十二、1986,James McGill Buchanan
得主:布坎南,J.
祖籍:美國
身家經歷: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服五年海軍役。他從政客利己思想及社會力量等非經
濟因素,來了解影響政治經濟政策的程度,而提出公共抉擇理論來分析政治及經濟決策功
能。1955年他以研究學者身分赴義大利進修,深受歐洲財政派影響。
主要貢獻:
1.發展出獨特的「公共抉擇理論(Public Choice Theory)」來分析政治及經濟政策功能
。
2.成立公共抉擇研究中心,並主持研究工作。
3.把經濟理論應用到政治決策上提昇社會科學發展。
得獎貢獻:發展出「公共抉擇理論」。
二十三、Robert Merton Solow
得主:梭羅,R.M.
祖籍:美國
身家經歷:1960年初期,曾在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擔任高級研究員。也曾在Cambridge
大學與Oxford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但絕大多數時間均在麻省理工學院從事教學與研究。196
1年獲得美國克拉克經濟獎。
主要貢獻:
1.發展數學模式,可顯示導致國民經濟持續成長的各因素引起的相對作用。
2.在經濟成長中,技術進步的速度實際上比資本累積和勞動能量增加還要重要。
3.提出政府在公共投資政策、財政與貨幣政策上的具體作法,吸引公共消費他們在最佳途
徑上應消費的數量。
得獎貢獻:經濟成長理論。
二十四、1988,Maurice Allais
得主:亞萊斯,M.
祖籍:法國
身家經歷:出生於巴黎,進入工技學院念經濟學。本任職礦業局擔任工程師,由於工作關
係,使他對應用經濟學產生興趣而全心投入研究,像國營專賣企業之功利,理論上探討專
賣的產品與價格的關係,可供計畫國營企業的參考準則。
主要貢獻:
1.理論貢獻可分四大部分:一般均衡與資源有效利用、資本與生長、貨幣與景氣循環、風
險抉擇。
2.在未確定下,應用行為理論到一般均衡模式。
得獎貢獻:對市場理論與資源有效利用傑出貢獻。
二十五、1989,Trygve Magnus Haavelmo
得主:哈維姆,T.
祖籍:挪威
身家經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離開挪威,並將她的博士論文送至美國Harvard大
學以「計量經濟學的或然率近似法」博士論文而獲得博士學位。他的改革性論文也獲得Osl
o大學的博士學位。大戰期間在美國幫挪威政府工作。
主要貢獻:
1.現代計量經濟學的開創者之一。
2.經濟預測領域的開拓者。
3.利用統計或然率理論於計量經濟學。
4.積極發展增長理論與投資理論。
5.對凱因斯學派的平衡預算乘數效果提出理論性的分析。
得獎貢獻:利用統計或然率理論於經濟預測。
二十六、1990,Merton Howard Miller
得主:米勒,M.H.
祖籍:美國
身家經歷:他的研究是依照Markowitz所提出的「投資組合理論」與Sharpe所提出的「資本
資產定價模型」架構提出Modigliani-Miller理論,說明公司資本結構和效益政策與它的市
場價值和資本成本關係,展現出製造公司利潤動能比基金動能重要。
主要貢獻:
1.金融理論領域之先驅者。
2.提出Modigliani-Miller理論。
3.認為法人金融機構的理論與經驗分析發展者極為重要。
得獎貢獻:投資風險評估。
二十七、1990,Harry M. Markowitz
得主:馬克維茲,H.M.
祖籍:美國
身家經歷:1963年後進入統一公債分析中心(Consolidate Analysis Center)擔任研究工
作,到1968年才進入UCLA擔任教職一年,而後又到紐約Arbitrage管理公司及IBM公司
從事研究。
主要貢獻:
1.評估證券市場風險與報酬理論。
2.提出資產組合(Portfolio)理論及其最適狀況。
3.評價證券與債券公司理論。
4.發展電腦程式語言----SIMSCRIPT可用於寫經濟分析程式。
得獎貢獻:投資風險評估。
二十八、1990,William Forsyth Sharpe
得主:夏普,W.F.
祖籍:美國
身家經歷:1957年他在Band公司任職時遇到Markowitz,並受其理論影響。提出金融模
型,說明安全價值如何反映風險。
主要貢獻:
1.提出Sharpe理論。
2.提出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得獎貢獻: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二十九、1991,Ronald Harry Coase
得主:寇斯,R.H.
祖籍:英國
身家經歷:1910年出生於英國,1932年自London經濟學院畢業,獲得商學學是學
位。曾前往美國訪問,並從事論文研究,直到1951年才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他研究
一般經濟理論,工業組織與公共政策。
主要貢獻:
1.研究交易成本和財產權對商場及社會的影響。
[m2.發表著名的「社會成本問題」論文。
3.提出法律學者應注意有效市場重要性與談判代替訴訟。
4.新制度經濟學的開山鼻祖。
得獎貢獻:經濟原理運用於法律研究。
三十、1992,Gary Stanley Becker
得主:貝克,G.S.
祖籍:美國
身家經歷:他倡導自由經濟主義政策與新古典經濟理論。他是人力資本論、信息經濟學、
家庭經濟學、犯罪經濟學等領域的開創者。他的經濟分析不僅涉及物質產品的生產,而且
涉及人類行為的非物質方面,突破了分析物質產品和貨幣經濟的傳統經濟學。1967年
獲得美國克拉克經濟獎。
主要貢獻:
1.美國自由主義經濟學派主要成員之一。
2.開拓了人力資本論、新消費者學說,訊息、家庭、犯罪等經濟學新領域。
3.經濟分析不僅涉及物品的生產,而且也涉及人類行為。尤其他將研究企業的分析結構應
用於家庭範圍上,此可被譽為一劃時代的成就。
得獎貢獻:經濟理論應用於社會科學。
發表著名的「社會成本問題」論文。
3.提出法律學者應注意有效市場重要性與談判代替訴訟。
4.新制度經濟學的開山鼻祖。
得獎貢獻:經濟原理運用於法律研究。
三十、1992,Gary Stanley Becker
得主:貝克,G.S.
祖籍:美國
身家經歷:他倡導自由經濟主義政策與新古典經濟理論。他是人力資本論、信息經濟學、
家庭經濟學、犯罪經濟學等領域的開創者。他的經濟分析不僅涉及物質產品的生產,而且
涉及人類行為的非物質方面,突破了分析物質產品和貨幣經濟的傳統經濟學。1967年
獲得美國克拉克經濟獎。
主要貢獻:
1.美國自由主義經濟學派主要成員之一。
2.開拓了人力資本論、新消費者學說,訊息、家庭、犯罪等經濟學新領域。
3.經濟分析不僅涉及物品的生產,而且也涉及人類行為。尤其他將研究企業的分析結構應
用於家庭範圍上,此可被譽為一劃時代的成就。
得獎貢獻:經濟理論應用於社會科學。
三十一、1993,Douglass Cecil North
得主:諾斯,D.C.
祖籍:美國
身家經歷:1952年獲得California大學博士學位,他研究在政治經濟效應及經濟執行
上的瞬時變化。1994年應我國財團法人吳三連基金會、台灣大學及中央研究院等單位聯合
邀請作演講訪問。
主要貢獻:
1.研究美國和歐洲的長期發展,分析制度在經濟成長中所扮演的角色。
2.提出組織改革扮演的角色比技術變革重要。
3.發展出19世紀前期美國經濟體系的成長模型,新制度經濟學先鋒之一。
4.提出最早經濟成長現象出現在荷蘭。
得獎貢獻:應用經濟理論和研究方法解釋經濟制度變遷,對經濟史的研究有創新。
三十二、1993,Robert William Fogel
得主:弗格爾,R.W.
祖籍:美國
身家經歷:1949年獲得Cornell大學學士學位,1960年獲得Columbia大學碩士學位
,1963年獲得Jonhs Hopkuns大學博士學位。自1982年開始,在Chicago大學擔任W
algreen講座教授間人口經濟中心主任,現研究經濟學探討生物醫學過程。
主要貢獻:
1.首創反面事實推證法研究鐵路在美國經濟中的角色。
2.提出奴隸制度具有經濟效能。
3.他的方法學以增加對制度運作和解體的知識,並更新研究方法。
4.研究經濟人口統計學,重視死亡率的下降。
5.新制度經濟學先鋒之一。
得獎貢獻:應用經濟理論和研究方法解釋經濟和制度變遷,對經濟史的研究有創新。
三十三、1994,John Charles Harsanyi
得主:侯尚義,J.C.
祖籍:匈牙利
身家經歷:1947年自Budapest大學畢業,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53年獲得澳大利亞Syd
ney大學碩士學位。他的研究在賽局理論,功利性倫理學及科學哲學。
主要貢獻:
1.研究賽局理論的均衡觀念上,使每位參與遊戲者,均能公平取得對手的情報,並據以擬
定自己的發展對策。
2.研究不完全資訊的賽局。
得獎貢獻:對不合作賽局理論(The Theory or Non-Cooperative Games)做了拓荒性的分
析。
三十四、1994,John Forbes Nash
得主:納許,J.F
祖籍:美國
身家經歷:他於1945年進入Princeton大學,研究賽局理論的數學,應用於經濟,繼而
獲得Princeton大學數學博士學位。在Massachusetts理工學院擔任教職工作中,有一陣子
因精神疾病而中斷。而後回到母校從事研究。
主要貢獻:
1.闡明合作遊戲與不合作遊戲的區別,前者可以產生具有約束力的協定,但後者則否。並
且發展出不合作遊戲的平衡概念。
2.研究賽局理論的均衡觀念上,使每位參與遊戲者,均能公平取得對手的立場情報,並據
以擬定自己的發展策略。
得獎貢獻:對不合作賽局理論(The Theory or Non-cooperative Game)做了拓荒性的均
衡分析。
三十五、1994,Reinhard Selten
得主:賽爾登,R.
祖籍:德國
身家經歷:1957年進入Frankfurt大學,擔任Sauermann教授的研究助理長達十年。在
職期間,於1961年完成數學博士論文並獲得博士學位。1968年在Frankfurt大學完
成經濟論文,並從事經濟數學的研究工作。
主要貢獻:
1.研究賽局理論的均衡觀念上,使每位參與遊戲者,均能公平取得對手的立場情報,並據
以擬定自己的發展對策。
2.提出策略理性模型。
得獎貢獻:對不合作賽局理論(The Theory or Non-cooperative Game)做了拓荒性的均
衡分析。
三十六、1995,Robert E. Lucas
得主:魯卡斯,R.E.
祖籍:美國
身家經歷:他是美國Chicago大學第八位獲得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也是美國第二十四位諾貝
爾經濟獎得主。1959年獲得Chicago大學歷史學士學位。繼續進入研究所深造,並於1
964年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他的研究使人們對應用貨幣政策微調經濟的能力有所保留
,尤其「理性預期理論」成績卓越,目前在經濟學中,已佔有一席之地。
主要貢獻:
1.發展及應用理性預期假說,使經濟分析改觀,並加深了我們對經濟政策的理解。對未來
的預期、對家庭和企業的經濟決策影響很大。
2.應用謬斯的理性預期假說於總體經濟上,新古典學派核心人物。
3.除了在總體經濟貢獻外,也對投資理論、貨幣理論和經濟理論均做出貢獻。
得獎貢獻:發展並應用理性預期假說,使經濟分析改觀。
三十七、1996,William Spencer Vickery(1914~1996)
得主:維克瑞,W.S.
祖籍:加拿大
身家經歷:1935年獲得Yale大學數學學士學位,1937年獲得Columbia大學碩士學
位。先到美國資源會,社會科學研究會及20世紀基金會任職。1982年於Columbia大
學退休,研究邊際成本價格的理論與應用。
主要貢獻:在資訊與誘因問題研究上,現出如何設計合約與組織架構,以因應不同的誘因
與控制問題,因而使人們對保險市場、信用市場、企業內部組織、工資型式,社會保險、
競爭情況與政治組織得以獲得較佳的了解。
得獎貢獻:不對稱資訊(Asymmetric Information)領域的貢獻。
三十八、1996,James Alexander Mirrlees
得主:密爾里斯,J.A.
祖籍:英國
身家經歷:1957年獲得Edinburgh大學文學碩士學位,1959年獲得Cambridge大學
三一學院學士學位,並於1963年獲得博士學位。現研究不確定、獎勵、租稅與福利經
三一學院學士學位,並於1963年獲得博士學位。現研究不確定、獎勵、租稅與福利經
濟學。
主要貢獻:
1.在資訊與誘因問題研究上,現出如何設計合約與組織架構,以因應不同誘因與控制問題
,因而使人們對保險市場、信用市場、拍賣制度、企業內部組織、工資形式、租稅制度、
社會制度、競爭情況與政府組織得以獲得較佳的了解。
2.研究「僱傭理論」,由傳統研究轉移到政府與納稅人之間,並提出「最適租稅理論」。
得獎貢獻:不對稱資訊(Asymmetric Information)領域的貢獻。
- Jan 05 Thu 2006 16:36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簡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